国内的ITO(信息技术外包)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,但已经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,尤以软件外包最为突出,赛迪顾问发布的“2005—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研究年度报告”显示,2005年中国软件外包市场规模达9.2亿美元,较2004年的6.33亿美元增长了45.3%。尽管中国IT外包与一些国家相比,经验还很缺乏,适合中国企业和现实的IT外包理论和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,但随着中国企业信息化道路的进一步推进,IT外包产业的广阔发展前景是毋庸置疑的。一份研究报告指出:中国的IT外包业务将在2007年到2010年间进入世界三强。目前已经进入2007年,中国的ITO是不是真的能够进入世界三强?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呢?
第一,发展道路尚不清晰
目前许多专家、学者都在论述中国IT外包应该按照什么模式发展。笔者认为,不论是印度模式还是其他模式,发展道路要根据各自的国情而定,固有经验与创新并不矛盾,我们也应该依照中国国情来确定要走的路。中国的IT外包还在发展过程中,处于不成熟阶段,必须先从给别人“做加工”开始,在技术、队伍、管理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经验后,才能自己独立出来,再逐渐树立自己的品牌。所以在没有形成自己独立品牌之前,必须先做别人的“加工基地”,而且利用外包的方式,能够使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发展壮大,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,更快形成独立的品牌。
第二,人才储备不足
与IT外包的快速成长同步,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。但是却存在这样的现象:一方面,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,另一方面,企业岗位空缺却找不到合适的人。有企业甚至说:如果有足够人力资源支持的话,我们的定单就不成问题。是什么原因使企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?首先,我们更多的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,片面追求升学率,使得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;其次,理论与实践的脱节。我们的大学在学科设置上过于程式化,缺乏与实践的结合,使得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死啃书本,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的需要。另外,学生就业心态也有问题,择业时想找一家有实力的企业无可厚非,但是许多学生眼高手低,即使愿意招聘他们,企业也要付出很高的培养成本,加大了企业的负担。最后,缺乏复合型人才。与单一技能的人相比,复合型人才能够节约企业人力成本,更适合具体工作岗位要求,这样既可以缩短人才培养周期,又能充分发挥人才的实力,所以企业普遍对复合型人才、实践型人才趋之若鹜。但从目前来看,复合型人才相对较少,使得企业根本不能实现人力资源方面的储备。
第三,缺乏代表企业的行业组织
谈到技术外包,许多人都愿意拿中国与印度做比较。先不论印度其他方面如何,在行业组织方面,他们却有我们无法比拟的优势。印度有个行业协会叫NASSCOM,它是一个以公司形式注册的非盈利协会,不夸张地说,印度外包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这个组织。它的职能相当于一个公司的市场部,所不同的是,它是印度外包行业在国际上的“市场部”。当家美国公司要做业务外包的时候,第一反映就是去找印度,因为NASSCOM已经把工作做到了极致。中国的技术外包要想进入世界前三位,成立能够代表行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非赢利组织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四,缺乏大型团队的管理经验
在中国,一个开发团队超过100人就被认为是很大的团队,拿印度来讲,他们对于大型团队的定义往往是以千人甚至数千人来计算的。对于中国的技术外包企业,解决项目来源问题的同时,就要解决人员管理的问题。如何将一个大型项目逐级派发,每个人、每个项目组之间如何能够做到无缝对接,而使管理成本又是最低的,是任何一个技术外包公司都要解决的问题。
第五,缺乏给国际大型企业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
赛迪顾问的专家经过考察,认为中国与印度在技术外包方面,还没有构成正面的冲突关系。从目前中国承包的项目上看,我们的服务还处于行业的较底端,比如软件开发、测试等,而涉及到提供解决方案等高端业务,我们几乎没有涉及到,原因是从咨询到设计的这些方面,中国并不具备太大实力。
综上所述,中国的IT外包业务要想在2007年到2010年间进入世界三强,要走的路还很长,要解决的问题也很多。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:中国必须清楚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特点,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道路,并且脚踏实地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。要实现中国在国际技术外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目标,不仅仅是某些企业的责任,单单靠企业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,政府也应该在人力、物力、政策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,深圳一家专业的外包公司
日东电科技(
ITSV) 积累了行业十几年IT外包经验。服务热线:400-678-6558